马凤仓,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的教授。
2019年开始,马教授又多了一个新身份——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技术研发负责人,负责国产缝合针的研发。小小一根针背后却是大市场,可是60多年来,没有迭代,产品质量低劣,手术缝合针市场被进口产品压倒性占据。
“我希望研发出的成果是能为民所用的,如果我们连一枚合格的缝合针都制造不出来,生命安全都交由他国,还怎么证明我们强起来了?还怎么践行共产党员对人民的承诺?我一定要为老百姓的健康做点什么,哪怕从一枚缝合针做起。”
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,马凤仓教授团队通过材料创新,达到了进口医用缝合针的锋利度和高穿刺度,而同时制作成本仅为国外的三分之一。
时间退回到两年前,上海理工大学正酝酿新一轮学科建设和升级,校长丁晓东决定将医疗器械作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发力点。上理工组织师生几乎跑遍上海交大医学院所有附属医院,真正到临床和医生对接,直观感受“真需求”,讨论技术路径。很快,首批四十余个医工交叉项目从百余份申请中遴选获得优先扶持。马凤仓的缝合针是首批项目中的一个,也是推进进度最快的项目之一。
国产针只要几毛钱就能买到,最贵的也不过5块钱,但医院都不愿意用,因为硬度差,穿刺力弱,还容易断针、变形,会钩坏患者皮肤,甚至引发医疗事故,而进口针最便宜的也要几十块一根,针、线一体最贵的要卖到三四百元。
马凤仓教授带着学生跑企业、跑医院,找到市面上所有的国产针和进口针,摸清楚究竟为什么这么多年国产针无法更新产品的原因——低端市场仍有需求,国产厂家技术落后没有动力,也没有实力升级迭代,而要保证材料硬度和韧性,缝合针尾孔加工也是普遍卡脖子的症结所在,而这些都是团队需要突破的关键。
项目进度摆在那里,大家的压力都不小。而且,外地工厂那破败的景象在师生脑海里挥之不去。马凤仓带着学生加班加点做实验,拿出了科研的精神和韧劲,在机械工程学院孙福佳老师的帮助下,顺利完成了科研攻关,真正解决了医疗器械领域的“卡”脖子技术。